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第29节(2/3)

吃一口。”
    “好,好,那我去给爱国包饺子去。”
    听说杨爱国想吃他包的饺子,老人就决定去看看去了。
    这人老了,见一面少一面,而且最主要的,既然杨爱国家里买得起猪肉,那肯不会缺粮食的。
    一旁,王翠花去了老人房间,把老人的两件单衣收了出来,又在自家地窖给装了一袋子的松蘑和羊角菌等。
    王翠花有些不好意思,道,“大芳侄女,这些都是一些山货,填不饱肚子,也不值钱,你带去尝个味道。”,顿了一下,又道,“真不是我刻薄,家里一家六口人,如果不吃米汤,都熬不到开春,我们家里家穷,娘家婆家都没地儿借粮食去,我……是真的没办法,我自己也是吃的米汤。”
    杨大芳听了王翠花的话,又见她提来干活,倒是对她有些改观。
    眼前的女人接了自己的礼物,即使家里穷,也并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送了回礼。
    同时,她对于给老人吃米汤也后悔,但是她自己也只吃了米汤,家里快断粮,日子没法过下去,女人只能忍着饥饿,尽量给家里节省粮食,好熬到开春。
    只要开春了就好了,山里的植物长出来,到处都是野菜。
    杨大芳点头,道,“大表舅娘,我都懂的。”
    她看了看一旁角落里站着的几个面黄肌瘦的,怯生生的孩子,张了张嘴唇,没再说什么。
    当即,老余头和谭大缸一起扶着老人上牛车,杨大芳把厚棉被拿来,把老人裹住了,谭大缸去屋子里拿自家做的皮袋子灌了一罐子的热水,给了老人和杨大芳一个人一个罐子。
    在风雪的呼啸声里,杨大芳终于带着老人朝着杨家村赶去。
    等走远了,谭松叹了一口气,对杨大芳道,“大芳啊,你别怪翠花他们虐待我,其实不怪翠花,家里穷,她自己也吃米汤,她也不容易。”
    一切,都是因为太过穷苦的缘故。
    老人一共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家里生了孩子六个,大儿子家里生了孩子三个,多一个孩子多一张嘴,小儿子家里困难,老人难免多帮衬一些,但是领老了,两个儿子商议后,老人由两个儿子一人养半个月,结果大儿子这边住满半个月后,小儿子家里断了粮了,根本不来大儿子家里接人,大儿媳妇心生埋怨,她家里的粮食也是她节省下来的,又想到家里粮食快吃没了,见了大儿子偷偷给老人拿粮食做吃食,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老人忍不住在车上给大儿媳王翠花辩驳,杨大芳听了以后,忍不住对老人的善良叹息。
    而事实上,如果没有杨大芳来接人,在两个儿子都这般家境的情况下,如果借不到粮食,老人就打算自己绝食,并不想活下去了。
    杨大芳并不知道老人的打算,而事实上,如果不是杨大芳提议来接人,在这个冬日,老人的确只有死路一条。
    在漫天风雪里,老人裹着厚厚的棉被,并不难熬。
    等到了杨家村,车子停下来,在院子门口,杨爱国杵着一根拐杖,早已不知道在屋子门口看望了多次。
    两个戴着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看见母亲回来了,忍不住飞奔而来。
    杨大芳忙把两个孩子紧紧的搂入到了怀抱里。
    “大宝二宝有没有跟着爷爷好好打拳?”
    “有啊有啊,妈,我有听话。”
    “妈妈,二宝最乖最听话。”
    杨大芳忍不住捏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小脸。
    杨爱国从风雪里迎过来,看着瘦弱的谭松,忍不住眼眶都湿润了,“二舅,你怎么这么瘦弱?家里缺吃的,你怎么不来找我?”
    “爱国!二舅知道你的心意!家家都不容易,哪能动不动来找你?”
    杨爱国和谭松的年龄只相差十岁,杨爱国的母亲是谭松的长姐,比谭松大十多岁,所以杨爱国出生的时候,谭松这个二舅舅,跟个大哥哥一样,两人经常一起玩。
    等杨爱国的母亲去世,这个二舅又做木工养育了杨爱国长大,杨爱国的心里把谭松当成了父兄一样的存在。
    杨大芳扶着二舅公进了屋子,屋子里,杨爱国烧着热水,杨大芳给老人先冲了一碗麦乳精喝了。
    杨大芳说晚上包饺子,这并不是说的空话,年前鱼缸里养了不少的鱼虾,她抓了一些虾子来,打算包一个猪肉虾仁馅的饺子。
    现在的人肚子里没什么油水,她打算除非虾仁猪肉馅,再包一个白菜猪肉馅。
    老余头帮了大忙,因淋着一身风雪,也被杨大芳和杨爱国留下吃饺子了。
    三个老人坐在一起说从前,其乐融融,很有一种岁月静好之感。
    28.第28章 惊艳的年夜饭 屋子外雨雪交……
    屋子外雨雪交加, 屋子内,柴火堆被烧了起来,在柴火堆旁边的木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开局召唤一只小火龙放弃治疗后他们跪求我活下去眩光效应封阴始乱终弃了神女后造纸纪九星之主换妻游戏最6神福抽奖系统[原神同人] 给我cp当崽